培育皖西白鹅应注意哪些问题
皖西白鹅是经过长期人工繁殖和自然驯化的优良地方品种,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
皖西白鹅原产地之一是六安市、安徽省、大别山区,也是优良的中型鹅品种。
对于新手农民,小编认为这个品种仍然是好的。
由于皖西白鹅对环境适应性强,独立饲养能力也好,而且其体质相对耐寒耐热,该品种早期生长速度很快,肉质细嫩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尤其是羽绒产量高、质量好。
小编了解了皖西白鹅,之后,我们来看看。
培育这一品种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际上,在选择鹅的家时,要注意最好靠近河、湖、池、沟等水,以便于鹅在水中活动和繁殖。
流动水源最好,水深1-2米。
鹅场附近应该有丰富的饲料资源,这样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养鹅场也应设在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远离乡镇的地方,以利于卫生防疫。
皖西白鹅的运动场应该略高于水面,并略微向南或东南倾斜。
鹅场建筑可根据当地条件建造。
大型鹅场建筑还应注意内部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的合理布局,以便于防疫、生产、繁殖。
雏鹅的饲养管理雏鹅是指出壳后30日龄内的小鹅。
育雏时期一般清明节前后进苗鹅。
育雏室和用具的消毒育雏室在接雏前2~3天应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墙壁用20%石灰浆刷洗,地面和育雏用具用清水清洗干净,整个育雏室最好用福尔马林进行1次熏蒸消毒。
育雏室出入口设有消毒池,供育雏舍人员进出时消毒。
选择健康雏鹅,健康雏鹅绒毛蓬松洁净,长短适合,颜色鲜浓。
体态匀称,大小均匀,脐部愈合良好,上面覆盖绒毛。
腹部大小适中柔软,脐部收缩良好,被绒毛复盖,叫声大,精神活泼。
将雏鹅握在手中,感觉饱满,挣扎有力。
开饮与开食雏鹅第1次饮水称为“潮口或点水”,通过“潮口”可刺激其食欲,促使胎粪排出。
一般先开饮,后开食。
当雏鹅绒毛干爽并能行走自如、有啄食手指和垫料的现象时,便可开始潮口。
可用容器盛水,逐只将雏鹅头压入水中并立即抬起,教几次后雏鹅就会到饮水器边自由饮水。
一般在开饮后立即开食。
雏鹅的开食饲料一般以用清水冲洗成泡沫的碎米为主,清洗切下的菜叶、嫩草、水草等青饲料。
喂料时应撒在干净的塑料薄膜或竹席上,让雏鹅自由啄食,等小鹅吃饱后及时捉入或赶入鹅舍内,让其休息。
1周内的雏鹅,白天喂料不少于7次,夜间补喂2次。
随着日龄的增长,喂料次数可逐步减少。
放牧与游水春末至秋初气温较高时,雏鹅出壳后1周即可开始放牧游水,冬季要在出壳后10~20天开始,第1次放牧要选择风和日暖的晴天进行,先放牧,后游水。
放牧时间一开始在1小时以下,上午放鹅时间晚,下午接收鹅时间早,以草无露水为标准。
初次放牧后,只要天气好,就要坚持每天放牧,放牧后让雏鹅游水1到2次,每次15到30分钟,以后时间逐渐延长,20日龄后即可全天放牧和游水。
夜间照明夜间照明可防兽害和鼠害,且有利于小鹅夜间采食。
可在每40平方米的鹅舍内使用一盏40瓦灯泡,悬挂应离地面1.5米以上。
30天后,可逐步减少照明时间,直到停止照明。
晚间应保持鹅群安静。
育肥前一定要驱虫,因为鹅体内外的寄生虫较多,如绦虫、吸虫、羽虱等,育肥前要进行1次彻底驱虫,有利于提高饲料报酬和肥育效果。
防治鹅绦虫病,可用硫双二氯酚按1︰30的比例与饲料混合,揉成小团填喂。
放牧和补养肥育法根据肥育的季节,使鹅赶到麦田和田地,收获时使田地里残留的穗被鹅采食,放牧的同时休息,定时饮水。
如果鹅白天吃的很饱,晚上可不必补饲精料。
如果放牧时鹅只能吃到青草或秋黄的野草,则晚上和夜间必须补饲精料。
补饲应以全价配合饲料,压制成颗粒料喂食。
饱了鹅,饱了鹅的脖子右侧鼓起来,表现出厌食动作,低下头,保证嘴头不停地向下。
补饲的鹅必须喝足水,尤其夜间不能停水。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