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发酵床育种技术的详细分析
与传统饲养方法相比,发酵床饲养鸭有许多优点,可以达到零排放、无污染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该技术操作简单,可以节约50%以上的劳动力,节约用水,提高鸭肉质量,改善鸭肉外观,降低发病率(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等),无臭鸭,得到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对促进养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一下:
用发酵床养鸭的技术要点:
圆形结构
通风要求高,肉鸭杆通常单排,适合400平方米800平方米,栅栏窗高2米2.2米,顶部2.5米3米。鸭舍跨度为4m10m,围墙高0.8m(门除外),可根据外界温度和季节调节室内气候。屋顶设有保温层,避免陷阱热,屋顶约5米左右留有天窗交换气体,有条件地安装风扇或冷风扇,供年季冷却。防潮
干散发酵床,怕湿不怕干。为了防止垫子后备的水分,防止雨水在暴雨中积聚,可以浸泡发酵床,导致发酵床的浪费。因此,在发酵床生产中提高发酵床表面的措施可以是:制作地上型,可以用土或砖、鹅卵石等铺设在发酵床底部,在高水平条件下越高越好,避免雨水或水浸泡发酵床,现场采用土壤屏障高度法节约成本;深排水,尽可能加快排水沟的建设,尽可能深排水沟,沟深不小于1米,防止雨水过度浸泡发酵床。类似的方法可用于水位较高的地方。水道设置
因为发酵床有一定的湿度要求,所以尽可能避免水进入发酵床。如果发酵床的湿度变大,就会导致发酵床内的发酵现象。水槽应设置在地板旁边,下面有漏水的地板,以便于排放溢出的水,防止进入发酵床。
鸭密度的控制
鸭的生长期不同,大小和排尿量也不同,因此应合理安排密度,一般1日龄7天,20/平方米;8日龄14天,10/平方米;15日龄21天,8/平方米;22日龄5/平方米。合理控制密度,使发酵床长期、稳定、可持续发挥作用。
加强鸭的通风
发酵床的正常运行需要足够的氧气,控制中间产物nh3和co2的浓度,通过结合天窗、地窗、卷帘和风扇,可以增加鸭舍的通风量。主要模式有:门窗自然通风、天窗自然通风、楼窗自然通风、风扇自然通风。
春季和秋季的温度比较适宜,适宜打开天窗,地窗通风,但要避免直接进入冷空气;冬季的温度较低,一般主要打开天窗;夏季的温度较高,除了打开天窗、地窗外,还要采用机械通风。无论哪个季节,大面积的翻床应该打开天窗,地窗连续通风0.5小时至1小时。
及时消毒治疗
纠正发酵床不能消毒的问题,对于发酵床的空柱阶段,如果需要正常喷雾消毒,不影响发酵床以后继续使用。然而,一般的发酵床是一个无菌床,主要工作是消毒周围的消毒水和石灰,在鸭子离开发酵床后对发酵床进行全面清洗(使儿童充分发酵后),补充一些新鲜的床上用品,完成发酵床、水箱、管道、沟等。床上用品维修
干发酵床鸭垫厚度一般不小于40厘米。垫片的维护直接影响生态发酵床的分解速度和发酵床的运行状态。发酵床深度为10cm20cm。如果长期不能过期,粪便很难发酵,同时产生有害气体,发酵床死亡。需要添加一定量的被褥和细菌,而不是降低消费成本。
合理安排发酵床
科学合理地维护发酵床,可以延长发酵床的使用寿命,提高发酵效率。一般一批鸭子可在休息7-10天后安排。在床的其余部分,潮湿的床上用品会堆积成一大堆(60cm100cm),在1~2次以上,利用发酵高温消毒,快速流水,最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满足下一批鸭子进入家中。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