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畜牧知识> 秋冬季养猪场精细化管理要点:从保暖到防疫

秋冬季养猪场精细化管理要点:从保暖到防疫

畜牧堂编辑
收藏本文
2025-11-08 15:00 10 2000

秋冬季昼夜温差大,养猪场易面临保温与通风的矛盾,进而诱发呼吸道、消化道疾病,需通过程序化管理保障猪群健康。以下为核心管理要点,兼顾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一、环境管控:平衡温度、通风与干燥

1. 防寒保暖:全面检修门窗、屋顶,封堵漏风点位;合理启用红外灯、电热板、热风炉,条件允许的保育舍可增设地暖;基础设施薄弱区域铺垫草料、木屑提升局部保温。

2. 科学通风:修补墙面门窗杜绝贼风;每日12-14点定时通风30分钟,排出氨气等有害气体(正常浓度≤15PPm,超25PPm需紧急通风);以空气新鲜、无雾气、温度适宜为标准,平衡保温与通风。

3. 防潮控湿:严禁水冲栏,定期撒消毒粉或石灰粉,将栏舍湿度控制在70%以内。

 

二、饲养管理:优化营养与饲喂

1. 能量补充:饲料中增加玉米占比,哺乳母猪及保育猪饲料添加2%大豆油脂;保证温水供应,避免冷水刺激。

2. 饲喂调整:总喂食量增加5%-10%,重点补给瘦弱母猪,哺乳母猪夜间加喂一餐;每2-3天清洁料槽,防止霉菌滋生。

 

三、疾病防控:筑牢防疫防线

1. 免疫强化:常规免疫基础上,秋冬季追加一次强化免疫;母猪3月、9月普免PED双价活苗,产前4周跟胎免疫;9月前完成所有猪O+A型口蹄疫双价疫苗普免,4周后强化。

2. 针对性保健:母猪以防蓝耳为主;中小猪重点防呼吸道;仔猪侧重防拉稀。

3. 生物安全:全方位消毒人员、车辆、物资及水流,严防非瘟;病死猪按“焚烧-深埋-二次消毒”流程无害化处理。

 

四、重点猪群专项管理

1. 哺乳仔猪:保温箱设红外灯(温度30-35℃),湿度控制60%;勤巡查防母猪压踩,产后7-8天开展教槽。

2. 保育猪:7-10天完成换料过渡,舍温保持25-30℃、湿度60-70%;重点防控呼吸道病与换料性拉稀。

3. 母猪:妊娠母猪增采食量与生物素,防滑防流产;哺乳母猪保障充足采食与饮水,预防产后炎症和便秘。

 

五、综合保障

提前储备饲料、药品、疫苗及防寒设备;检修抽水泵、配电房、保温换气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坚守“干燥、适温、防湿、防氨、防疫、生物安全”六大核心,保障秋冬季猪群平稳运营与经济效益。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畜牧知识详情顶部轮播图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复制链接

评论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公司简介

畜牧堂是一款专门为新型畜牧养殖经营主体及新牧人开发的创新互联网畜牧养殖服务软件。 畜牧堂搭建了权威兽医、养殖专家在线视频诊疗/咨询服务体系,在线用户有任何畜牧方面需求,可快速找到对应兽医或专家,并提供高清、顺畅的在线视频诊疗与咨询服务。

APP下载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
畜牧堂吉祥物
下载APP惊喜不断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