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畜牧知识> 养殖场免疫失败的原因

养殖场免疫失败的原因

畜牧堂编辑
收藏本文
2021-01-22 09:14 635 2000

疫苗的免疫接种是很多畜禽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免疫效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还关系到它的进一步生存发展。但是,免疫失败的发病例在养殖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围绕疫苗质量、保存方法、接种途径和免疫手续、动物身体状况、饲养管理等与免疫接种相关的要素,畜牧堂科技简单整理了几个免疫失败的原因,供养殖者参考。

u=2162815274,3200228131&fm=26&gp=0.jpg

1、生物制品因素

1.1疫苗的质量

目前各种疫苗生产厂家很多,质量不一,价格也不一样。许多农民只承认价格,忽视疫苗质量。他们经常选择质量差、效果差的疫苗产品。接种这种疫苗导致失败。

1.2疫苗保存及使用不当

因疫苗的特殊性,要求其在运输、保存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持低温或超低温的环境,不同疫苗产品其要求有所差别,如猪瘟等冻干类疫苗需在零下20℃左右保存,口蹄疫等油苗在28℃低温条件下保存。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疫苗产品的运输和保存管理相对混乱,严格按要求操作人员较少,导致疫苗效率降低,导致免疫后少量甚至无法产生抗体。

很多养殖场在疫苗使用过程中不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书、注意事项等进行操作,完全凭个人经验随意的使用疫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不正确的接种途径,如应翅下真皮刺种鸡痘疫苗且不能刺透;疫苗的免疫接种剂量不准确,人为随意地减少或增大接种剂量,导致的动物机体免疫抗体产生不足或免疫麻痹;接种疫苗前不重视了解接种畜禽的病史及免疫史等,对畜禽不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对发病或处于潜伏期的畜禽接种疫苗,致使各种免疫失败的发生。同时,由于疫苗产品存在血清型的差异,在疫苗选择过程中,没有接种与流行毒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免疫失败也是常见现象。

2、其他可能因素

2.1饲养管理方面

在这种高密度开放的饲养条件下,即使实施了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畜禽也容易感染和发病,导致免疫失败。充足全面的营养是动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饲养者必须给动物高质量、足够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如果使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日粮营养配方,动物体缺乏营养,会影响动物体的免疫力。疫苗接种后,会影响抗体水平,导致免疫失败。有些抗生素药物、消毒药等可干扰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有些养殖场常因滥用药物而使疫苗接种失败,通常免疫前后5d内不应使用消毒药物。

另外,养殖场机械盲目模仿其他场所的免疫程序也是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2.2接种动物本身因素

畜禽由于自身免疫机力不完善或免疫抑制,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响应而影响免疫效果,免疫失败。当畜禽在接种疫苗前或接种后尚未形成免疫保护力时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往往会导致动物发病甚至死亡,且这种情况下所导致的发病情况往往比不接种疫苗时更为严重。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畜牧知识详情顶部轮播图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复制链接

评论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公司简介

畜牧堂是一款专门为新型畜牧养殖经营主体及新牧人开发的创新互联网畜牧养殖服务软件。 畜牧堂搭建了权威兽医、养殖专家在线视频诊疗/咨询服务体系,在线用户有任何畜牧方面需求,可快速找到对应兽医或专家,并提供高清、顺畅的在线视频诊疗与咨询服务。

APP下载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
畜牧堂吉祥物
下载APP惊喜不断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