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是我国养牛业固有的肉牛品种,在国内各地都有分布,无论是活牛还是牛肉价格这两年来都是不错的。因此养殖黄牛是赚钱的,但需要具备扎实的养殖技术,做好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对于想扩大养殖效益的养牛人,则可以从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做起。
养黄牛赚钱?
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其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在大家畜中或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在农区主要作役用,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近年来,鲁西地区养牛前景良好,肉牛数量呈下降趋势,肉牛及其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去年,肉牛活价达到9.4元/kg-10.2元/kg的最高水平。由于目前该地能繁母牛的基数在下降,育肥架子牛紧张,所以今年牛市行情继续看好,养殖黄牛是赚钱的。
如何降低黄牛养殖成本?
1、提高饲料利用率。按照可消化氨基酸含量和理想蛋白质模式给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牛配合平衡日粮,使其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与动物的维持与生产需要完全符合。达到饲料利用率最大,营养素排出减至最少,从而节约养殖肉牛的成本。使用饲料添加剂可显著提高日粮营养成分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泄,促进肉牛的快速生长和防止疾病。添加类型包括霉剂、酸制剂、抗生素、微生物制剂、微量元素、氨基酸、抗菌中草药和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物等。
2、减少饲料浪费。据相关单位核算,养肉牛生产成本中饲料约占总成本的69%~83%。饲料浪费是大多数养肉牛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浪费一般占总消耗的3%~5%。1个年产万头的肉牛场,按日需8吨饲料计算,每天就有240~400千克饲料浪费掉,每年损失20万元左右。饲料浪费主要变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多的饲料容易被肉牛从槽里扔出来,造成饲料浪费。以母肉牛为例,每头每天浪费0.1千克饲料,1个500头母肉牛的肉牛场,每年浪费的饲料近20吨。根据每公斤2元的计算,母牛的成本增加了4万元。
3、采取有力措施预防疾病。围栏周围的杂草和污垢应及时清除,围栏外的粪尿沟应定期灭菌。场区每15天应彻底消毒1次,消毒的重点是经常通行的道路,对病肉牛走、卧、排粪尿的地方要反复进行消毒。
如何提高黄牛养殖效益?
1、选择优良品种
黄牛养殖经济效益提升的首要环节在丁选择优良的养殖品种,好的品种直接关系到牛群的生产性能、词料转化率、饲养周期、料肉比等等。将地方黄牛。肉牛杂交品种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生长快,肉质也有较大改善。云南地区杂交模式大多数采用短角牛与本地母黄牛杂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下,杂交黄牛哺乳期可明显增重1千克/天,育肥期明显增重2千克/天,比较养殖效益提升了50%-80%。
2、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在黄牛经济效益的提升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其中包括对人员和对牛的管理。1)对人员的管理。在养殖工作的开展中,要采取各种手段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T作热情,做到“人尽其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这样一方面可节省劳动输出,又减少管理费用。(2)对黄牛的管理。一个管理良好的养牛场可以有效地节约饲料,提高饲肉比,最大限度地将饲料转化为增重,降低发病率,节约医疗费用。
3、做好疫病防控
疫病是当下制约本地黄牛养殖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也正也正是因为疫病,此黄牛养殖才成为一个具有高风险的行业。从目前的防疫设施和技术力量来看,重大动物疾病的发生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得到控制和扑灭,但是,一旦疫情爆发,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军队总数。纵观现有的养牛场,普遍存在防疫观念淡薄的问题,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的、随意的、侥幸的,不少牛场一年四季疫病不断,此起彼伏,反反复复,损失惨重。为此要做好牛口蹄疫、牛巴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