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畜牧知识> 鸡病毒性关节炎的诊断

鸡病毒性关节炎的诊断

畜牧堂编辑
收藏本文
2020-11-09 11:29 482 2000

  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独病毒引起的鸡的重要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犯关节滑膜、腱鞘及心肌,造成足关节肿胀,腱鞘炎症,腓肠腱断裂。病鸡的关节肿胀,发炎,松弛,不愿走路或跛行,难以喂养和停滞。

  

  病毒性关节炎的病原体是禽呼肠孤病毒。该病毒颗粒无囊膜,呈20面体对称排列,直径约75毫米,氯化◎中的浮密度为1.36~1.37克/毫升。

  

  禽呼肠孤病毒对热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能耐受60℃达8~10h。对乙醚不敏感,对H2O2、pH3、2%来苏尔、3%福尔马林等均有抵抗力。用70%乙醇和0.5%有机碘可以灭活病毒。

  

  流行病学

  

  鸡呼肠孤病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从多种鸟类中分离得到。但是鸡和火鸡是目前已知唯一可被Reov引起关节炎的动物。病毒在鸡中的传播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方法。病毒感染鸡之后,呼吸道和消化道复制后进入血液,24—48h后出现病毒血症,随后即向体内各组织器官扩散,但以关节腱鞘及消化道的含毒量较高。排毒途径主要是经过消化道。

  

  临床症状

  

  本病多数野外病例呈陷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必须通过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离来确定。急性感染时,鸡表现为跛行,部分生长受阻;慢性感染时跛行更为明显,少数病鸡关节不能活动。病鸡食欲和活力下降,不愿意走动,喜欢坐在关节上,驱赶时或勉强移动,但步态不稳,继而出现跛行或单脚跳跃。

  

  病鸡因缺乏水分和饮料而日渐消瘦、贫血、发育迟滞,少数逐渐衰竭而死亡。检查病鸡可以看到单侧或双侧根关节肿胀。在日龄较大的肉鸡中,可以看到腓肠腱断裂的顽固性跛行。

  

  病理变化

  

  病鸡关节上下周围肿胀,切口皮肤可见关节上部腓肠腱水肿,滑膜常有充血或点状出血,关节腔有淡黄色渗出物或血样,少数病例渗出物为脓性,与懒惰传染性滑膜炎病变类似,可能与某些细菌继发感染有关。其他关节腔淡红色,关节液增加。根据病程的长短,可以看到周围的组织和骨膜脱离。大雏或成鸡易发生腓肠腱断裂。换羽毛时发生关节炎,患鸡皮肤外皮下组织呈紫红色。慢性病例的关节腔内渗出物较少,腱鞘固化和粘连,造成根关节远端关节软骨凹陷的点状溃烂,随后变大、融合,延伸至下边骨质,关节表面纤维软骨膜过度增生。有切面上,可以看到肌腱交接部发生的不完全断裂和周围组织的粘连,关节腔有脓样、酷样渗出物。有时还可见到心外膜炎,肝、脾和心肌上有细小的坏死灶。

  

  下载畜牧堂,领取千元代金券红包,享受免费视频诊疗,大大降低畜牧医药成本!

  

  预防措施

  

  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是控制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一般的预防方法是加强卫生管理和鸡舍的定期消毒。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对鸡舍彻底清洗和用3%NaOH溶液对鸡舍消毒,可以防止由上批感染鸡留下的病毒的感染。因病鸡长期不断向外排毒,是重要的感染源,所以,对病鸡应坚决予以淘汰。

  

  预防接种是目前条件下最有效的防鸡病毒性关节炎方法。目前已有许多种疫苗,包括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由于雏鸡对致病性Reo病毒最易感,而至少要到2周龄开始才具有对Reo病毒的抵抗力,因此,对雏鸡提供免疫保护应是防疫的重点。接种弱的活疫苗可以有效地产生主动免疫,一般采用皮下接种途径。但用S1133弱毒苗与马立克氏病疫苗同时免疫时,S1133会干扰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两种疫苗接种时间应相隔5天以上。无母体抗体的雏鸡在6~8日龄可以用活疫苗免疫,8周龄可以用活疫苗加强免疫力。这被证明是控制病毒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将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相结合,可以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但在使用活疫苗时,要注意疫苗株对不同年龄的鸡的毒性是不同的。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畜牧知识详情顶部轮播图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复制链接

评论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公司简介

畜牧堂是一款专门为新型畜牧养殖经营主体及新牧人开发的创新互联网畜牧养殖服务软件。 畜牧堂搭建了权威兽医、养殖专家在线视频诊疗/咨询服务体系,在线用户有任何畜牧方面需求,可快速找到对应兽医或专家,并提供高清、顺畅的在线视频诊疗与咨询服务。

APP下载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
畜牧堂吉祥物
下载APP惊喜不断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