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发病率通常为2%~20%,个别地区达到80%以上,死亡率通常为10%~20%,有时达到40%~75%。不同品种对结节性皮肤病的易感性差异很大,一般黑白花牛、杂交牛品种的结节性皮肤病发病率、死亡率高,地方牛品种低。
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症状:
病牛发热,呼吸困难,流口水,流脓性鼻液,体表淋巴结肿大,胸部下部、乳|房和四肢经常水肿,孕牛经常流产,产奶量暂时下降,公牛暂时或永久不育。
皮肤上出现许多结节(疙瘩),结节硬而凸起,界限清楚,直径一般为2—3cm,少则1—2个,多则达百余个。结节多出现在头、颈、胸、背等部位,有时会影响全身。结节可能完全坏死或崩溃,但硬皮肤病变可能存在数月甚至数年。
牛结节性皮肤病鉴别诊断:
牛结节性皮肤病重症病例的症状特征非常明显,但轻度感染容易与牛假结核性皮肤病、牛疱疹性乳头炎(牛疱疹病毒2型)、嗜皮菌病、牛蝇感染等疾病混淆,应进行鉴别诊断。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控制:
1、做好环境消毒工作。这种病毒对氯仿和乙醚敏感,消毒剂如甲醛、十二烷基硅酸溶液、石碳酸、次氯酸钠碘化物、季铵化合物等都能使病毒灭活。
2、避免从发病地区引进动物。要做好本病的防控,必须对各个品种的牛、羊、鹿和羚羊等均加以重视。
3、捕杀和消除患病动物。对首发病例的尽早诊断和鉴定是成功控制和消除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关键,扑杀所有患病及同群牛只,对死淘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加强疫苗免疫是最有效的手段。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和山羊痘病毒有共同的免疫抗原,因此弱牛源毒株和山羊毒株已用于制作活毒疫苗。每头牛免疫山羊痘活疫苗剂量为6头份,皮内注射效果最佳。注意山羊痘弱毒苗的使用,有时会在接种部位引起局部反应。
5、该病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可用抗生素治疗,避免继发性感染。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