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肉鸡产品适销对路,提高肉鸡产品等级,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养鸡过程中,农民不仅要注意肉鸡的肉质,还要注意捕捉、装笼、运输等各种原因。经常会造成碰伤、裂伤、刀伤、骨折,降低商品水平,影响经济效益。其发生率多者可达16.82%。
一、减少外伤的措施
创伤的原因很多,如饲养密度过高,生长过程中拥挤,捕捉和运输过程中粗暴、野蛮的操作,都容易造成创伤。防止外伤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饲养期间密度要合理:垫料尽量稍厚些,保证笼底或网面的平整且无尘硬物;采用笼养或网上饲养的,要加一层有弹性的塑料网垫,以减少胸囊肿的发生,同时减少仔鸡伏卧时间,避免胸部受压时间太长。
2.减少捕捉次数:要用栅栏小心围捕,尽量减少捕捉次数和强度。断喙和疫苗接种时须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维生素,以减弱应激因素的作用。天黑后或黎明前,最好用淡蓝色或红色灯笼照亮捕鸡,不要惊动鸡群,防止炸群。
3.运鸡要用专用鸡笼或运雏箱:装鸡的笼底应铺垫软草或草垫子,笼网或箱体上不要留有钩、刺,以防刺伤鸡的体表。运输途中要细心管理,小心慢行,防止振荡和摇晃。装卸卡车时,应小心装载和提升,以防止向一侧倾斜或颠倒。
二、保证商品色泽的措施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对鸡皮的颜色喜爱不一。为了满足销售区对商品外观颜色的要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不养杂毛鸡:如黑毛鸡,青黑喙鸡,青黑脚鸡。
2.喂给黄色素饲料:在肉仔鸡的饲养后期,应喂黄玉米或添加黄色素饲料,使屠体呈黄色。
3.宰杀时控制煺毛的火温:烫毛的水温低于65℃,真皮不会脱落,加工后屠体仍保持深黄色,水温若超过65℃,真皮被烫落,其屠体则呈乳白色。
4.防止外伤:饲养后期,出栏抓鸡、运输途中、屠宰时要注意防止碰撞、压迫,避免血管破裂、皮下淤血,影响商品颜色。
三、尽早出栏,保证肉的质量
肉鸡上市体重越短,消耗的材料越少,经济效益越好。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肉的嫩度和多汁度也会变差。因此,从提高肉质的角度考虑,只要达到上市体重,饲养周期越短越好。
此外,在饲养后期,屠宰前10天左右,应停止或少喂能影响鸡肉味道的药物和鱼粉饲料,并高度重视药残问题。畜牧堂提醒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正确合理地按规定选择药物的农药残留问题,解决防止细菌污染的问题,保证人们的健康。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