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是规模养殖畜禽中生长较快的品种之一。在肉鸭快速生长的同时,肉鸭身体对食物的利用率和沉积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是不一致的,差异很大。良种鸭从出生到7周龄的体重可以增加60倍左右,但到6周龄,鸭的生长曲线几乎是直线的。肉鸭在饲养中可根据其机体发育规律,按需提供各种养分,合理划分饲养阶段,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营养需要特点
能量需求:能量是肉鸭生长所需的最大营养物质,肉鸭具有较强的采食调节能力,可根据日粮能量水平自动调节采食量。饲料能的主要来源有三种,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糖类物质也容易被肉鸭消化利用,但由于肉鸭体内不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不能提供能量。日能水平是决定肉鸭采食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配置肉鸭日粮和营养成分时,应根据日能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
蛋白质和氨基酸需求:肉鸭的蛋白质需求主要取决于肉鸭的生长速度、蛋白质沉积和蛋白质利用率,肉鸭的羽毛生长对蛋白质需求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品种的肉鸭,不同的饲养方式,不同的饲养环境所需要的蛋白质水平也不同。不同年龄的鸭子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量不同:1~2周龄需要赖氨酸0.80%~1.06%、蛋氨酸0.30%~0.45%、硫氨基酸0.60%~0.80%2~7周龄需要赖氨酸0.75%~0.80%、蛋氨酸0.30%~0.45%、硫氨基酸0.50%~0.70%。
矿物质需要:钙、磷、钠、氯、锰、锌等是肉鸭所需要的矿物质,也是在日粮中易缺乏的元素。肉鸭经常不能从饲料中获得足够的钙和磷,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骨粉、碳酸氢钙等作为钙和磷。钠和氯主要存在于软组织中,用于维持渗透压力和鸭体内的水分运输,常用食盐补充。
维生素需求:鸭对维生素的需求主要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包括维生素d、泛酸、核黄素、叶酸、吡哆嗦。脂溶性包括维生素a、尼克酸、胆碱和维生素k。在这些维生素中,肉鸭对烟酸的需求最大,缺乏烟酸会导致肉鸭腿部疾病。
二、饲料的配制原则
在选择原料配制饲料时,应尽可能利用当地资源。在追求原材料质量保证的同时,还应考虑原材料价格,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饲料原料应保持新鲜,储存时应防止饲料霉变。
如果饮食标准与饲养标准相差甚远,就会造成肉鸭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等营养疾病,从而造成一些额外的经济损失。当饲料的能量水平较高时,它消耗的食物较少,反之亦然。为了减少饲料的浪费,在准备日粮时应平衡蛋白质与能量的比例。
为保证新鲜,在配制饲料时一次不能吃得太多,一般一周内吃完为宜。不可使用霉变甚至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料配制日粮,以免引起肉鸭机体疾病。配制日粮时,应使用尽可能多的原料,以便各种原料在营养上互补,提高混合食用的营养利用率。各种饲料必须充分搅拌。另外,日粮中粗纤维素的含量不过高,含量应为3%。
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合理利用添加剂能有效促进肉鸭的生长,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例如,维生素添加剂可以完全取代青饲料的营养价值,在补充维生素的同时,还可以节约饲料,降低生产成本。
鸭饲料的配制是根据鸭的营养需求、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原料配比,获得鸭的最大成长性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配制日粮时,应接近饲养标准,以防止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为了满足肉鸭的各种营养素需求,最好采用多种饲料原料,在调制过程中充分混合各种原料。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