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从断奶到配种期间的饲养管理很关键,其饲料营养、饲喂方式和饲喂量、环境控制以及免疫保健等合理与否对其后期的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饲料营养:断奶母猪因为泌乳期体能消耗过大,需要全面补充营养,如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断奶后前3天需要适当控制饲料的供应,使母猪尽早回乳,减少母猪乳房炎的发生。饲养需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对于过肥的母猪需要从量上限制喂养,过瘦的母猪则需要增加饲喂量。以使其尽快达到中等膘情,尽早发情配种。减少因母猪膘情异常而不发情所导致的淘汰。除饲料外,还要保证充足卫生的饮水。
合理分群:断奶后空怀母猪可群饲,将母猪按大小、强弱和肥瘦分群饲养,根据圈舍的大小合理安排群饲数,可以一定程度减少母猪念仔的不安,减少回乳涨痛的难受感。再加上母猪之间的激素相互干扰,可以分散注意力更有利于发情。还可以每天赶到室外放养1~2小时,变换场地也能刺激发情。猪舍温度应保持在16℃~25℃、相对湿度70%~80%为宜。夏季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暑降温。在冬季寒冷时,除了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通风,以防猪舍内氨味过大。保持圈舍卫生、清洁和干燥。
诱情查情:可每天两次进行发情鉴定,采用人工鉴定法和公猪试情相结合。母猪的发情表现有:①阴门红肿,阴道内有黏液性分泌物;②在圈内来回走动,频频排尿;③神经质,食欲不振,日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加;④当手压背部静立反射明显,两耳直立,压背站立不动;⑤互相爬跨,接受公猪爬跨。母猪发情后,每个发情期应配2~3次,配种间隔期8~12小时。想要知道还有哪些促进母猪发情的方法,可以上畜牧堂APP,有专业老师讲解的养殖课堂免费学习。
治病淘汰:要经常对母猪做详细的检查,发现食欲降低、精神不振或发病的猪,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严重的病猪应隔离治疗,注意母猪乳房炎及子宫炎的及时处理。在断奶1天~2天即进行驱虫,4天~5天进行防疫,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猪链球菌等疫苗。有乳房炎、子宫炎、长期不发情、屡配屡返情、习惯性流产等情况,应及时淘汰,以减少损失。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