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来看,采集病料,分离病原体,是诊断畜禽临床细菌感染的黄金标准。但是,在实际生产和治疗时,这种方式确认了时间过长、体内体外的差异,给快速发展的疾病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论难。因此,研究表明,对于现实中家畜病例的治疗,根据经验进行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还是现在和今后长期以来最好的方法。
经验治疗
因此,基层兽医们在病原菌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结果等未知前提下,应充分根据病畜群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传统抗菌药物药物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菌此外,结合当地传统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分析,首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要综合以下信息进行治疗。
感染部位
感染部位对经验选择抗菌药物的影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该感染部位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二是药物在该部位浓度高。例如,急性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病程多为自限性,一般使用抗菌药物配合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在临床诊断中发现畜禽细菌感染症状明显时,如咳嗽并流粘液、剖检有脓痰等,应采用广谱、高效的抗菌药物。例如,消化系统感染多见于大肠杆菌、肠球菌、魏氏梭菌等,用药时应选择对这些细菌敏感的药物。
发病情况
这方面也是影响抗菌药物有效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畜禽疾病危急时,应选择广谱抗菌药物,以尽可能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微生物。当然,畜禽的继发性感染症状通常也表明特殊病原体的感染对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根据其特点,做出相应的诊断。如果畜禽场位于传染病流行的疫区,最近也有传染病的发病史,对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也有重要的提示。
既往用药
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因感染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单一药物能有效治疗的细菌感染,不得联合用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还要考虑到药物耐药史。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世界公共卫生的挑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应结合当地病原菌的流行病学分布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更合理地指导抗菌药物的用药。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