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白肌病的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缺乏或不足,或饲料内钴、锌、银等微量元素含量过高而影响动物对硒的吸收。当饲料、饲草内硒的含量低于千万分之一时,就可发生硒缺乏症。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当饲料保存条件不好,高温、湿度过大、淋雨或暴晒,以及存放过久,酸败变质,则维生素E很容易被分解破坏。在缺硒地区,羔羊发病率很高。
【羔羊白肌病的症状】
以骨骼肌、心肌发生变性为主要特征。病变部位肌肉色淡,像煮过似的,甚至苍白,故得名白肌病。多呈地方性流行,3~5周龄的羔羊最易患病,死亡率有时高达60%.生长发育越快的羔羊,越容易发病,且死亡越快。
羔羊白肌病按其病程分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类型。
1、急性型:病羊常突然死亡。
2、亚急性型:病羊精神沉郁,背腰发硬,步样强拘,后躯摇晃,后期常卧地不起。臀部肿胀,触感较硬。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羔羊每分钟可达120次。初期心搏动增强,以后心搏动减弱,并出现心律失常。
3、慢性型:病羊运动缓慢,步样不稳,喜卧。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异嗜现象。被毛粗乱,缺乏光泽,黏膜黄白色,腹泻,多尿。脉搏增数,呼吸加快。
【羔羊白肌病的诊断方法】
初诊可根据病羔羊表现精神不振,运动无力,站立困难,卧地不愿起立;有的呈现强直性痉挛状态,随即出现麻|痹、死亡前昏迷、呼吸困难;有的羔羊病初不见异常,往往于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而突然死亡;该病常呈地方性同群发病,应用其他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经验诊断可抱起羔羊离地1米左右高度突然把羊放下,如果羔羊能够立即站起奔跑说明健康,如趴下慢慢站起说明可能患有白肌病。
根据上述临床检查,病理剖检见到的骨骼肌和心肌变性呈鱼肉样外观,病变部位对称,可做出诊断。
【羔羊白肌病的预防】
1、在缺硒地区,对每年所生新羔羊于出生后20天,先用0.2%亚硒酸钠液,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次1毫升,间隔20天后再注射1.5毫升,注射开始日期最晚不得超过25日龄;
2、加强母羊饲养管理,供给豆科牧草,对怀孕母羊补给0.2%亚硒酸钠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为4-6毫升,能预防新生羔羊白肌病。
【羔羊白肌病的防治】
1、为预防大群羔羊发生白肌病,在饲料中混入含硒丰富的复方微量元素添加剂。两群羔羊自饲喂后分别于7天和14天后再无新发病例出现。
2、病羔除按每千克体重饲喂0.4克含硒复方微量元素添加剂外,每只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液1毫升,肌注维生素B1,100毫克(1日2次),肌注25%安乃近2毫升(1日2次)以缓解症状。
3、为防止继发感染,肌注青霉素或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