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寄生虫病比起猪的传染病来说,显得默默无闻,但是每年偷偷的消耗掉猪场的利润却在4.5%-15%!今天我们谈谈猪场如何科学的驱虫。
猪的寄生虫病在猪场里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一个疾病,如果你重视它,你的效益就会增加,如果你不重视它,那你的利润就会降低。
猪的寄生虫分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
猪的体内寄生:
猪的体内寄生虫种类繁多,最主要的有猪蛔虫、猪鞭虫、猪肺丝虫、细颈囊尾蚴、猪囊虫等。
这里我们用猪蛔虫举一个例子,猪蛔虫是危害养猪业的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繁殖力强,一条蛔虫一昼夜可以排10万-20万个虫卵,蛔虫卵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几个月到几年。我们看到这些数字可能有些害怕吧。
如果猪群感染上了寄生虫,可以使育肥猪生长速度下降15%左右,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猪的体外寄生虫:
猪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猪疥螨、猪虱(shi)子等。
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虱子已经很少看到了。现在最主要的体外寄生虫是猪疥螨,主要多见种猪和小猪。
猪是群居动物,平时挤堆趴卧,也是造成并迅速传播的主要因素。在秋冬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蔓延最快。
仔猪感染疥螨后,由于皮肤痒,会在圈栏上蹭痒,仔猪皮薄毛希,很容易把皮肤蹭破,如果环境卫生不太好,极容易感染病菌,其中葡萄球菌是最容易感染的疾病之一,所以仔猪的渗出性皮炎(也叫仔猪葡萄球菌病或仔猪油皮病)的元凶是猪的体外寄生虫,如果不重视体外寄生虫只顾治疗仔猪的渗出性皮炎,效果会很差。
种猪尤其是经产母猪或者青年公猪感染上疥螨病以后,寄生在耳朵内、脖子两侧、腿关节部位。主要的表现是猪频繁出现摇头、蹭痒,有地方皮肤形成无毛现象。在耳朵内、耳后脖子上、后臀部、腿上形成像刷过的石灰乳样的片状白斑。
猪疥螨病会造成猪的生长速度降低4.5-12%。
这里说明一下猪场感染疥螨病的猪群:公猪是根源,母猪是纽带,仔猪是桥梁,育肥猪是终结者。
猪场的驱虫程序:
育肥猪:45-50日龄、100-120日龄驱虫各一次;
公猪一年3次,后备猪在配种前驱虫1次;经产母猪在产前25-15天驱虫1次;
驱虫药:
对体内寄生虫高效的药物有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对成虫、幼虫、虫卵都有效。
伊维菌素、多拉菌对体外寄生虫杀灭效果比较好,体内寄生虫比较弱。
外用喷洒的药:菊酯类药。
如果体外寄生虫不严重,我们用芬苯达唑和伊维菌素的复方驱虫药驱虫就行了,如果体外寄生虫严重,要结合体外喷洒的药物进行。针对种猪身上的白色感染斑,可以采用刷子蘸取药液来刷。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