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是禽流感暴发的高峰期,那么,针对感染了禽流感的鸡表现出什么样的症状呢?总的来说,它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或神经系统的异常。农民熟悉禽流感的症状可以减少损失或降低疫情造成的危害。
急性败血型禽流感(禽流感)
病禽的主要症状有:高烧、昏睡、喘气张开、流泪(水禽有时可看到眼鼻流出脓样液体)、冠状动脉高压、出血、头颈肿大和急性死亡。部分病例出现共济失调、震颤、偏头、扭颈等神经症状。
病理改变以角膜混浊、结膜出血、溃疡为特征;翅膀和庄稼的皮肤表面有红色和黑色的出血斑;也常见有足部胫骨出血(足部胫骨鳞片上红棕色出血斑块)和水肿;皮下水肿(特别是头颈部和胸部以下)或凝胶状浸润;肺出血水肿,脾脏灰白色斑点坏死,胰腺褐色斑点出血、变性坏死;法氏囊出血;从口腔到泄殖腔的整个消化道粘膜出血、溃烂,或有灰白色斑点和条状膜(坏死假膜)。其他组织器官也可能有出血,常可见明显的纤维素性腹膜炎和球囊炎症。有的病鸡心肌有灰白色坏死性条纹。
急性呼吸道型禽流感(典型禽流感)
病禽的主要症状是流泪、气促、咳嗽、打喷嚏、鼻窦肿胀和下痢,部分病例还会出现死亡(与新城疫病毒或其它禽类I型副粘病毒混合感染时,死亡率较高)。
组织学改变以喉头气管出血、鼻窦积液分泌物增多、眼结膜水肿出血为主,也可出现类似急性败血型禽流感的病变。
非典型禽流感
病禽一般表现为流泪、咳嗽、喘气、痢疾等,产蛋率大幅下降(下降50%~80%),并有零星死亡。大体病理改变为鼻窦、气管、气囊和肠道的一些渗出性炎症,有时为气囊纤维素渗出、囊壁增厚、雌禽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炎性渗出物。
鸡群禽流感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和完善养殖场定期生物安全措施,在生活区、生产区和污染区三个功能区之间设置隔离带,实行严格消毒;鸡场必须封闭管理,饲养者必须住在鸡场;工地门口应设消毒池,工地应有专人管理。消毒池应定期更换和补充,以保持消毒浓度;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看,养鸡场还需要建立以下生物安全制度:所有运输饲料用具的车辆都要走干净的路,所有运输鸡粪、毛鸡、病鸡的车辆都要走脏路,两条路都要在场内。在养殖场的生产中,应尽可能避免家禽与野生鸟类的密切接触。
2.提高鸟类的有效免疫密度,并在特定时期接种疫苗,是预防禽流感爆发和流行的关键措施。禽流感血清型多,交叉保护差。因此,在接种疫苗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流行亚型选择相应的亚型疫苗,以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3、发现疑似禽流感疫情后,要及早诊断,严格隔离,迅速做好相应的防疫措施。及时组织人员会诊,进行深度疫情学调研,进一步确定鸡群发病情况。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