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病毒性肝炎症状,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滤过性病毒引起,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可用免疫种鸭、免疫雏鸭的方法进行预防。本文详细介绍了病毒性肝炎的症状、临床诊断和预防:
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一下: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幼鸭多突然发病,精神萎靡、缩颈拱背、脚软站立不稳、离群、眼睛半睁半闭、表现嗜眠状态,有些病鸭排菜绿色或白色液状稀粪,后期出现运动失调,死前呈角弓反张。在流行的高潮中,也有许多眼泪,单眼或双眼失明。一些鸭子突然死亡,几个小时或1-2天没有症状。病害雏鸭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即使饲养加强,体重也不能达到上市标准。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
该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潜伏期短,常突然发病,感染雏鸭首先表现为跟不上群,此后短时间内就停止运动,蹲伏并半闭眼。病鸭身侧卧,双腿痉挛踢,头向后,出现一角张力。小鸭出现症状后1小时左右死亡。
剖检特征性病变主要在肝脏,肝脏肿大、质脆、外观淡红、土黄或斑状,表面有弥漫性出血点或出血斑的胆囊肿胀长卵圆形充满胆汁,胆汁多呈褐色或淡茶色,脾肾也有一定程度肿胀,表面有出血点或呈斑状质地柔软有淤血,类似水煮,部分病例在喉、气管、支气管等处表现为轻度的卡塔尔炎症、脑充血、出血等现象[5]。。根据疾病的发病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法
1.免疫种鸭: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在母鸭产蛋之前2-3周肌肉注射,孵出幼鸭能获得被动免疫,以抵抗感染;也可选择在产蛋低峰期进行,以免影响产蛋。
2.免疫雏鸭: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1-3日龄雏鸭,一般注射后5天可产生较强免疫力,且保护期较长。
3.蛋黄液防治:用鸭肝炎活毒疫苗分别注射1日龄、2-4周龄和产蛋前1个月、半个月的种鸭各1次。最后一次免疫后半个月至半年内产下的蛋,其蛋黄含有高免抗体。可以用70%的酒精涂抹其蛋壳消毒,然后置于0c冷藏,2个月内保持有效。需用时,以无菌操作法取其蛋黄,加入蛋黄重量3-4倍的生理盐水,轻轻摇匀,再加入适量青霉素、链霉素。小鸭出壳后,将0.50.5-1ml的抗体注射到腿部皮肤下,以防止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4.中药防治:每100只小鸭1天的药量为茵陈、黄柏、桅子、钩藤、荆芥、防风、胆草各6-15克,黄芩、金银花10-15克,板蓝根15-30克,柴胡6-9克,神曲、甘草、麦芽或谷芽各10-15克,加水煎煮浓缩至约150毫升,再加蜂蜜30-50克、健康猪或禽的胆汁6-10毫升与之混合均匀,再与饲料拌匀喂服或每只鸭灌药液1.5-2毫升。连用3-5天,大群病雏鸭成活率在92%左右。
5.辅助治疗: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氟哌酸粉0.1%-0.25%或复方敌菌净0.04%-0.08%,连喂3天;有条件的也可肌注聚肌胞。
总结:以上就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症状,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的介绍。另外,在饮用水或饲料中加入氟哌啶酸粉0.1%-0.25%或复方敌菌网0.04%-0.08%,给药3天也能有效治疗。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