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潮湿的季节,细菌容易繁殖,在环境中存活时间也会较长,这有利于细菌性疾病的传播。猪在这样的季节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那么,夏、秋季易发的细菌性疾病有哪些?该怎样防治?畜牧堂今天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根据目前猪场细菌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大肠杆菌、链球菌和巴氏杆菌的感染常在夏秋季发生,且易继发感染蓝耳病、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
猪大肠杆菌病:
在夏秋季,仔猪容易发生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就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病原体,大肠杆菌主要感染仔猪,有三种疾病: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
其中以黄痢和白痢为多发病,仔猪黄痢在2~3日龄更为常见,造成仔猪严重腹泻和死亡。仔猪白痢在2~3周龄时经常发生,导致仔猪腹泻和生长迟缓。
病猪的主要症状是脱水和拉肚子,病猪会排出黄色粪便,含有凝乳小块。严重的小猪还会出现精神沉郁,不吃奶,迅速脱水、昏迷死亡。急性病例多为无症状死亡。
患白痢的仔猪会排出乳白色浆液状、糊状粪便,病变为小肠粘膜急性卡他性炎症、肠壁扩张变薄、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肝肾常有坏死灶。
针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控制措施,我们畜牧堂兽医师建议如下:
1.注意保持猪舍卫生,降温时注意仔猪保温,对仔猪尤其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2.产房应严格消毒,一定要采用有效的消毒药物进行;
3、母猪产前3~4周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药物防治,母猪产前1周可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
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也很常见,在夏季和秋季发病率最高。猪感染后可引起猪的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流产和脓肿等。
猪链球菌病不仅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养殖人员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仔猪和育肥猪最易发生链球菌感染,而育肥猪感染呈急性败血症,仔猪多表现为脑膜炎和死亡,成年猪可表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心内膜炎等症状。
针对猪链球菌病的控制措施,我们畜牧堂业兽医师建议如下:
1.尽量减少猪舍温度变化给猪带来的应激,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2.及时对动物皮肤伤口进行消毒和处理,减少去势、断尾和接种疫苗造成的表面损伤。
3.在链球菌容易发生和流行的地区,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菌药物,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