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畜牧知识> 新生仔猪的护理,做好这几点,提高成活率

新生仔猪的护理,做好这几点,提高成活率

畜牧堂编辑
收藏本文
2023-09-01 17:17 112 2000

    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降低仔猪死亡率和提高仔猪体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生仔猪阶段,对仔猪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避免仔猪因疾病、营养、环境等原因造成的死亡现象,提高其存活率,同时也能优化每头仔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因此,在养猪生产中应用好仔猪的护理措施及寄养方法,能使仔猪存活率得到有效保障,并最大化地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从断奶仔猪存活率、仔猪护理和寄养措施和提高仔猪存活率方法等方面展开介绍。

  仔猪护理的措施

  1.断奶料

  在仔猪最佳断奶时间为21日龄时,一般不超过28日龄。为了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可以采用过渡的方法,未断奶前就让仔猪和母猪共同饲养,试吃饲料。为了补充仔猪的营养需要,可以在断奶旺食期大量饲用植物性饲料。为了让仔猪在断奶时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降低仔猪断奶后的死亡率,在仔猪食物中添加益生菌,帮助仔猪建立肠道微生物群,提高仔猪免疫力,保证养猪场经济效益。也有研究表明,添加5%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在仔猪日粮中能够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2.防寒保暖

  仔猪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低温比较敏感,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对于提高仔猪存活率至关重要。同时也应该注意“仔猪怕冷,母猪怕热”的温度协调问题。为了仔猪的正常生长,猪舍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2~33℃,往后可以逐渐降低舍温。在寒冷季节,为维持猪舍温度,应该在猪舍内增添热源,如加热灯、加热垫、地暖、保温盖。同时,饲养员需要定期对猪舍内的保温设施进行检查,进行检修,防止保温设施出现故障导致仔猪受寒,产生冷应激,轻则感冒、腹泻,重则冻死。

母猪仔猪.jpg

  3.饮水情况

  饮水对仔猪发育有重要意义,对弱小仔猪尤为重要,适当的补水不仅可以增强仔猪机体的活性,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仔猪饮水不足则将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为保证仔猪健康,饮水需要猪场关注每一个细节,如饮水器、水量、水质和水温。饮水应该保证饮水器和水质的干净,不污染。在给仔猪饮水时,饮水温度也值得考虑,水温25℃饮水对仔猪生长发育有效,能显著提高仔猪饮水量和日增质量,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病率。

  4.固定乳头

  初乳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球蛋白,为了让初生仔猪越快吃到、吃够初乳,一般需要为仔猪人工辅助固定乳头,这对提高仔猪免疫力和存活率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人工固定乳头不但能缩短仔猪建立猪群乳头秩序所需的时间,还能提高仔猪机体机能。为仔猪固定奶头,应该根据仔猪的具体情况安排固定相应的奶头,遵守以仔猪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的原则。将弱猪固定在母猪前中部乳头,壮猪固定在母猪的后部乳头,保证仔猪吃足初乳。一般需要对其管理三天左右,待乳头秩序建立后,就不再需要安排人员进行乳头固定工作。

  5.断尾及去势

  仔猪断尾可以有效的避免仔猪咬尾现象的发生,也能降低仔猪的死亡率,保证猪场的经济效益。有试验结果显示,断尾仔猪与未断尾仔猪相比,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行为也较为温顺。在进行仔猪断尾工作时,操作人员应该熟悉掌握“六字诀”,以免对仔猪造成伤害。

  仔猪去势一般是指公猪去势,母猪不需要。公猪去势后性情比较温顺,食欲好,增重快,胴体品质高,有利于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在给仔猪去势时,应做到“十做到”。为保证去势手术的顺利进行,不产生去势继发症,增强操作者的责任心是关键。

  6.疾病防控

  由于仔猪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完善,自身的免疫能力先天不足,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如仔猪腹泻、仔猪胃肠炎、仔猪黄白痢、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等疫病。这些病发生后都会导致仔猪死亡,为确保猪群的免疫效果,需要猪场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并按照免疫程序对仔猪有序进行疫苗接种,以增强其免疫力,为仔猪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猪场在给仔猪注射疫苗的时候应遵循“四大原则”,避免给仔猪接种疫苗的时候产生应激,影响到仔猪疫苗的接种效果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键词:
畜牧知识详情顶部轮播图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复制链接

评论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公司简介

畜牧堂是一款专门为新型畜牧养殖经营主体及新牧人开发的创新互联网畜牧养殖服务软件。 畜牧堂搭建了权威兽医、养殖专家在线视频诊疗/咨询服务体系,在线用户有任何畜牧方面需求,可快速找到对应兽医或专家,并提供高清、顺畅的在线视频诊疗与咨询服务。

APP下载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
畜牧堂吉祥物
下载APP惊喜不断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