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难产是母猪繁育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如果母猪难产不能正确处理,就可能造成母猪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技术措施,预防和治疗母猪的难产,为养猪户创造更多的效益呢?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
一、如何判断难产?
养殖户在判断母猪时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合理的助产是母婴安全的前提。
1、听。难产母猪的出气声,难产母猪的声音大而拉长,声音发闷。
2、看。在你的观察中,母猪脱离了气体的状态,难以生产的母猪脱离了时间断硬,腿好像移动了,好像不能排出粪便的样子。
3、定。母猪在破羊水以后,如果流出胎屎2-3小时不生产,而母猪反复用力烦躁不安,就要试探性助产。
正常的母猪从第一头仔猪的产出到胎衣的排出,整个过程持续时间2-4小时,一般为2-3小时。产仔时间间隔一般为10-15分钟。如羊水流出30分钟以上,母猪不安或疲劳,精神缺乏,呼吸急促,后腿应硬劳治疗。
二、助产操作+注意事项
1、首先做阴道检查
注意清洁卫生,母猪后部、助产者手都要进行清洗。术者指甲要剪短,手臂涂上润滑剂。先让母猪躺下,然后用你的手指把你的耻骨嘴唇分开,然后用圆锥形的形状轻轻地进入运河。
先探查产道有无损伤,然后检查胎儿胎位、胎势及胎向是否正常。轻度异常者,只要抓到头和两侧前肢或两后肢,通常不要用多大力,即可拉出。产科钳、助产绳、钝钩和其他条件可用于助产,但应注意防止滑脱。
对于死胎,可用钩子钩住胎儿眼眶或下颚进行牵拉。如果臀部前方,第一手进入生产路径,用食指从腹部钩住每个后腿飞指关节,拉回来,可以正常输出。
2、助产后,要再次检查产道
有否胎儿存在,产道是否损伤。拔出的胎儿应立即去除呼吸道粘液以刺激其呼吸。
难产是分娩时胎儿不能自母体顺利产出的统称。猪场的难产率在5%以上。习惯上把难产分为产力性难产、产道过狭窄性难产、胎儿性过大性难产药物使用不当性难产4大类。在猪难产的临床中,以产力性难产最常见,其他类难产也时有发生,且这几类难产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因此,我们建议更加重视母猪的合理育种和管理,以减少难产的发生。
母猪难产原因
一、仔猪方面的原因造成母猪难产
1、仔猪过大性难产,多见于母猪产仔太少,胎儿发育过大引起难产。
2、仔猪胎位不正性难产,多见于仔猪在产道中姿势不正堵塞产道引起难产。
3、畸形胎儿性难产,仔猪畸形不能顺利通过产道,引起难产。
4、死胎性难产,仔猪在母体内死亡时间较长,引起胎儿水肿、发胀造成难产。
5、两头仔猪同时进入产道引起难产。
二、母猪自身原因引起的难产
1、产道狭窄性难产。多见于初产母猪,由于母猪配种怀孕后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盆口太小,虽然母猪经强烈的子宫收缩,但胎儿排不出子宫口造成难产。
2、产力虚弱性难产。多见于体弱、疾病、高胎次或产仔多的母猪。由于疲劳造成子宫收缩无力,无法将胎儿排出产道,引起难产。
3、膀胱积尿性难产。多见于体弱、疾病等原因引起膀胱麻痹,尿液不能及时排出,膀胱积聚大量尿液,挤压产道引起的难产。
4、外界刺激引起的应激性难产。多见于初产、胆小的母猪,由于受到突然惊吓或分娩环境不安静等外界强烈的刺激,起卧不安,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引起难产。
5、母猪过于肥胖、产道畸形、有疾病或发育不良也可以引起难产。
6、营养过剩,母猪过胖,腹压过大引起的难产。
三、药物使用操作不当所造成的难产
助产过早、过频、操作粗鲁的助产以及用药不当,过早应用子宫收缩药,强制子宫收缩,产道羊水过少等造成的难产。
母猪是一个猪场的基础,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所以面对母猪的一些问题,找到合适的预防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