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畜牧知识> 雏鸭养殖关键技术

雏鸭养殖关键技术

猪病李老师
收藏本文
2020-08-25 15:21 288 2000

  雏鸭养殖关键技术

  14.png

  雏鸭是决定养殖场经济收益的重要因素,雏鸭的成活率以及健康状况是每个养殖场需要重视的问题。雏鸭的体质比较弱,那么,鸭雏怎么养?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一下:

  

  雏鸭养殖温度条件

  

  雏鸭在出壳后绒毛短,没有较好的御寒能力,这时如果外界温度较低,可能会导致它因体温过低死亡,所以在雏鸭的饲养环境的温度要稍高,这时的温度可在30度左右。而随着雏鸭的日龄增加,可适当的递减饲养环境的温度,而到了3周龄后的雏鸭,已经有一定的御寒能力,如果温度在15度左右,就无需进行人工保温了。育雏期的温度一定要稳定,不能忽高忽低。每天的温度变化不能超过两度。雏鸭三三五成群睡觉,有规律的饮食和饮水,代表温度适应,另一方面,缩颈缩羽,互相挤,吱吱叫,表示温度过高或过低,需要调整。

  

  雏鸭养殖湿度条件

  

  鸭子虽然是喜欢水和游泳的家禽,但是并不是代表它能整天泡在水里,特别是雏鸭时期,下水一定要严格控制,而且饲养环境的湿度也要控制,不宜过高。特别是保持地面和垫草的干燥,雏鸭吃游泳后,睡在地面和垫草上休息,但如果地面和垫草潮湿,不仅会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腐烂的毛现象,有害雏鸭的健康。

  

  雏鸭养殖光照条件

  

  在育雏期间光照也是极为重要的,阳光能提高雏鸭体表的温度,能促进它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它的营养转化,促进骨骼生长。一般在日龄7天内,需要保持二十几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也要稍大,往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光照时长和强度也要逐渐的减少、降低。夏天培育雏鸟时,白天用阳光照射,晚上用弱光照射,秋天白天短,傍晚可以用光照射1小时或2小时,用像夜晚一样暗的光照射就可以了。

  

  雏鸭养殖通风条件

  

  在育雏前期,饲养环境的温度较高,而雏鸭的呼吸较快,如果饲养环境过于封闭,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可会会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现象。因此,育雏也要注意强化通风条件。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雏鸭和饲料在这种环境下分解发酵,放出有害气体,刺激雏鸭的眼鼻和呼吸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通风时要防止雏鸭受到冷风吹。

  

  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养殖场要做好保暖措施,并根据生长速度逐渐递减环境温度,温差变化过大会让雏鸭产生应激行为,保持雏鸭活动地面的干燥,避免潮湿,做好通风工作。合理的光照能促进雏鸭的生长,可以适当的补充光照。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畜牧知识详情顶部轮播图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复制链接

评论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公司简介

畜牧堂是一款专门为新型畜牧养殖经营主体及新牧人开发的创新互联网畜牧养殖服务软件。 畜牧堂搭建了权威兽医、养殖专家在线视频诊疗/咨询服务体系,在线用户有任何畜牧方面需求,可快速找到对应兽医或专家,并提供高清、顺畅的在线视频诊疗与咨询服务。

APP下载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
畜牧堂吉祥物
下载APP惊喜不断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