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国的猪病种类越来越多,不是减少,而是增加。这应该是我们从事生猪疾病防控和生猪生产的共识。这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专家反省,值得我们养猪的人反省。为什么我们国家猪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有说不清楚的疾病,也有说不明白的疾病。为什么?当然要抛开其他层面的一些客观条件,实行“自己怎么做”,这其实很重要。
第二,病原变异、多样性和猪病因复杂性。出现了新的毒株,还有一些新病原的感染。现在有很多科研人员正在研究这些新病原感染在猪病发展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上述问题的存在,增加了我们的复杂性和难易度。
举几个例子:蓝耳病病毒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株的病毒株呈现出多样性、快速变异性、快速变异性和快速变异性。此外,近半年来,又出现了猪流感腹泻病毒的新毒株。此外还有我们现在还无法察觉的猪细环病毒感染。还有就是与近期的仔猪腹泻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棱形病毒,那么这种病毒对于猪腹泻有什么作用呢?现在还是个问号。因此,这些病毒的变异、新毒株的出现,新的病原感染,增加了我们控制疾病的难度。
第三,养猪生产中猪的发病率往往不仅是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而是由多种病原体共同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由于病原体共感染和二次感染的存在,加剧了生猪生产中的临床复杂性,也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的准确性。其后果是,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疾病控制的有效性。面对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病原体和二次感染,我们的养猪场几乎束手无策。到底控制什么?到底该控制哪一种病?有时候是眉毛一把把,什么药都用,什么疫苗都打,最后还是控制不住。这值得我们所有人反思,也值得深思。
第四,病原体的隐性感染和亚临床感染导致猪的亚健康,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此外,一些病原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猪瘟病毒,由于隐性感染和种猪携带病毒而传播和扩散。从客观上讲,少数种猪场能够理直气壮地说:生产出来的猪完全没有上述病原,健康而干净。首先,猪病的控制,种猪很重要,种源有毒,疫病无法控制。即使是新建的猪场,环境再好,也是因为你的猪不干净,你的猪场也会发生疫情问题。最近,农业部组织开展了100个原种猪场猪群疫情监测,监测了猪传播的一些病毒,杨老师们的实验室负责东北、华北、北京、天津这些地区的检测任务,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下载畜牧堂,领取千元代金券红包,享受免费视频诊疗,大大降低畜牧医药成本!
最后,我国规模化猪场病原体污染不断升级,生猪生产面临的疾病压力也越来越大。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