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畜牧知识> 密闭蛋鸡舍如何给够充足的光照

密闭蛋鸡舍如何给够充足的光照

畜牧堂编辑
收藏本文
2021-03-17 16:13 363 2000

  科学合理地补充光线不仅能促进蛋鸡的正常发育,还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产蛋时间,增加产蛋量,有助于提高蛋鸡的养殖效益。相反,光照不当会导致蛋鸡发育不良,生产过早或延迟,不仅会影响整个产蛋期的产蛋率和产蛋量,还会增加蛋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密闭蛋鸡舍的光照控制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光照时间控制

  

  1.育雏期(0~6周龄)。光对小鸡的采食、饮水、运动、健康很重要,但光时间过长,小鸡过早成熟,影响今后产蛋性能的光时间过短,会影响小鸡的活动、采食,发育迟缓。一般来说,小鸡出壳后的第三天,采用23小时的光,1小时的黑暗,适应黑暗的环境,避免万一停电引起恐慌的4天龄以后,每天减少30分钟的光,14天龄的光时间减少到18小时的15天龄以来,每周减少2小时的光,6周龄末的光时间减少到10小时。

  

  2.育成期(7~20周龄)。这一时期光照时间过长,会促使蛋鸡过早成熟;光照时间过短,会导致蛋鸡延迟成熟,身体肥胖,开产时蛋重,难产率和死亡率高,产蛋总量减少。因此,7~17周龄给予10小时的光,从18周龄开始,每周增加1小时的光,到20周龄增加到12小时。

  

  3.产蛋期(21周龄~淘汰)。

  

  增加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可以刺激蛋鸡性激素的分泌,促进产蛋,但增加时间过长会增加蛋的破损率,相反,减少光照时间会抑制蛋鸡性激素的分泌,减少产蛋。因此,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应采用渐增法,即从21周龄开始,每周增加30分钟的光照,产蛋高峰达到16小时,然后维持16小时的光照,接近淘汰期(约59周龄)每周增加30分钟的光照,达到17小时。

  

  二、光照强度控制

  

  1.育雏期(0~6周龄)。这一时期光照过强,会影响雏鸡的神经功能,引起啄羽、啄肛等恶癖;但光照过弱,又不便于雏鸡采食饮水。一般来说,前三天或前一周的照明强度可以更大,采用20-25勒克斯(白炽灯泡每平方米0.16瓦的照明为1勒克斯);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照明强度逐渐降低,6周末为5-10勒克斯。

  

  2.育成期(7~20周龄)。这一时期光照过强,会使育成鸡烦躁不安,出现啄癖、脱肛和神经过敏等症状;而光照过弱,则会使育成鸡的采食量下降,饮水减少,从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延迟开产。育成期光照强度宜为5~10勒克斯。

  

  3.产蛋期(21周龄~淘汰)。这一时期光照强度过大,不仅浪费电能,而且会使产蛋鸡烦躁不安,引起神经质,易惊人,易发生斗殴、啄癖和脱肛;光照强度过弱,对产蛋鸡无刺激作用,从而影响产蛋量。一般产蛋期光照强度以10~20勒克斯为宜。

  

  三、光照颜色选择

  

  鸡下丘脑含有视网膜外光受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反应不同。红光不利于雏鸡和育成鸡的生长发育,会使其性成熟延迟,但有利于产蛋鸡,可使产蛋鸡趋于安静,产蛋量增加,啄癖减少;绿光可使雏鸡的增重加速,使生长迟缓的育成鸡性成熟提前,但可抑制产蛋鸡的产蛋,降低其产蛋量;

  

  黄光可以增加产蛋鸡的蛋重,但鸡性成熟延迟,产蛋鸡的啄癖发生率提高的蓝光容易诱发啄癖,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和抗病能力。因此,生产中应选择白炽灯或高效节能灯。这种光源的波长在500~625微米之间,包括红、橙、黄、绿等波长光,可以满足不同阶段蛋鸡对光的需求,不会产生副作用。

  

  四、小结

  

  1.光照控制应与规范的饲养管理体系合作,给予全价饲料和足够清洁的饮用水,适当地采取舍内环境,采取综合防疫措施,取得预期效果。

  

  2.光线控制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应根据季节气候、鸡蛋品种、饲养管理条件等适当调整。平均体重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的鸡蛋应适当延迟或提前增加光线时间。

  

  3.有条件的养鸡场(户)可采用DF-24型可编程定时控制器等鸡舍照明控制器,实现自动打开、关灯,保证照明时间正确,促进照明强度稳定,有明暗逐渐过渡的过程。

  

  以上是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的知识,还可以浏览农牧堂网站上相关文章进行查看,仅供参考。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畜牧知识详情顶部轮播图

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复制链接

评论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公司简介

畜牧堂是一款专门为新型畜牧养殖经营主体及新牧人开发的创新互联网畜牧养殖服务软件。 畜牧堂搭建了权威兽医、养殖专家在线视频诊疗/咨询服务体系,在线用户有任何畜牧方面需求,可快速找到对应兽医或专家,并提供高清、顺畅的在线视频诊疗与咨询服务。

APP下载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
畜牧堂吉祥物
下载APP惊喜不断
畜牧堂app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