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养准备
用高度50-60cm的竹子、枝条和其他秸秆组成围栏,将稻田围在其中。防止鸭子逃跑,中间预留长150厘米、宽100厘米的露天空间被放置在田野的正中间,收容田里的鸭子,竹板被放置在高20厘米的鸭床上,鸭子休息。
二.鸭苗培养
应适合当地条件,采用以防寒保温为主的鸭苗管理技术,应选择适合当地育种、活力强、抗逆性强的早熟鸭苗:
1.预寒保暖。壳鸭苗柔软,易遭冻害而死亡,应采取防寒保温措施,将笼子里干燥的短稻草、每15只鸭子放一个笼子,在温暖的房间后面喂食,随时更换稻草,保持干燥和清洁。
2.排水。10-15天后,鸭苗可短期排水,适当加家畜饲料;20-25天后,排水时间可延长至全天。
3.加强管理。在饲养中死亡多由于健康管理不善、胃肠疾病或寒冷,应加强管理,注意饮用水、饲料、卫生。早春寒潮来临时,不要排水,以免鸭苗冻。
三.进田
20-25日龄小鸭体重约150-200克,可放到田里,进田前,接种鸭瘟疫苗。栽培密度要依赖稻田肥力和旱地粮食短缺,当鸭子进入田间时,必须将鸭子放在幼苗的早期和晚期。
四.在稻田养鸭的时间
1.第一阶段养殖:水稻移栽后,小鸭,如5月中旬的小鸭,在8月份水稻成熟时需要被赶出稻田,以避免小鸭吃饭,虽然小鸭不成熟,但可在池塘养一个月才能成熟。如上所示,当插入幼苗时,将放置小鸭。
2.第二期养殖:水稻成熟期后,小鸭可投入稻田。
五.水体饲料培养
鸭稻田主要以鸭为主,生产输水饲料,为鸭提供优质绿色饲料。幼苗恢复绿色后,每亩种植150公斤雏鸭,每5-6天施用4-6公斤磷酸钙,施放2-3次。
六.喂养管理
田野里的小鸭应该在早晚同时喂养。在晚上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用诱饵鸭子上床,以后就养成习惯。观察鸭的正常生长和变化,如果发现天然诱饵不足,应适当喂养。早晚加强现场检查,检查围栏是否完善,找到漏洞,及时处理。
七.及时收回鸭子
稻鸭共栖方式包括双季鸭、中稻双季鸭、单季鸭。无论如何,田野的鸭子在水稻成熟前必须立即恢复。因为,在这个时候,鸭子的体重一般已经增加到2公斤左右,吃得很强,如果不及时恢复,就会吃快成熟的大米,从而导致大米生产。此时,如果一个人不能上市,也可以翻田养,防止鸭子吃水稻。
八、稻田养鸭的优势
1.鸭场既可协助田间肥料均匀化,又可防止土壤板块,还可治疗害虫。
2.有机鸭和有机大米都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九,如何养鸭
1.饲养密度
根据鸭子的大小,决定其密度的强弱,遵循稀疏和不适当的密度原则。一般来说,有0.067公顷的果园种植了20-30只鸭子。
2.旋转区的标界
根据鸭群的数量和面积划定公园的旋转区域,高50厘米的尼龙网栅栏在几个旋转区域。以便利管理一般0.335公顷,每个区约400公顷。果园面积小、鸭数少的,不能划分区域,而应以园内杂草和昆虫的生长繁殖为基础。为围场里的鸭子喝水。
3.抚养方法
通常,鸭子每天上午10:00至11:00放置在选定的地区,以便在该地区准备充足的饮用水,并在每天上午2:00至3:00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以支持它们需要生长的营养,然后等到晚上再喂养。在养护过程中,要加强田野和园林的管理,防止自然敌对他们的危害,最好是每天都有人照顾。
4.及时供餐
为了补充饲养期间饲料的不足,我们应及时喂养鸭子。小鸭从4周龄养大,早期养大。这些小鸭子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吃东西来补充精力不足。根据早上半满半晚喂养原则,确定了喂养量,减少了喂养时间和喂养量,实现了鸭的自由喂养。随着小鸭的生长,鸭的饲养可以通过杂草、野生蔬菜和昆虫的饲养来决定。主要时期,晚上后,返回收容所喂食,充足饮用水。在春季,小鸭应该接受适应外界温度的训练,逐渐进入公园。
5.加强监管
当心啮齿类动物:让鸭子保护野生动物,如猫和狼。动物攻击鸭子时害怕网,所以使用尼龙网包围和维护区是有效的安全措施,无论多少,无论大小,都必须被网包围,而且必须是固定的个人管理。尤其对于小鸭来说,啮齿动物的防治更为重要。
6.预防灾害
鸭的防治也坚持以预防为主、以预防为重点的方针。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接种疫苗,做好防治工作。水下鸭是水禽。小鸭的水可以促进它的活动,增加它的食物摄入量。因此,有必要在炮弹发射五天后移动。方法如下:首先,在小水中(水池或水泥池)温度不能太低,深度适合湿鸭脚,一天两次,一次不超过10分钟;水深逐渐增加后,时间逐渐延长。当小鸭落下大水(沟、池等大水面)时,需要根据天气和温度条件,阳光温暖的坚持每天的水、雨、低温不能落。着陆后,让小鸭子在无风的地方梳理它们的羽毛,然后开车回到鸭子身边。预防疾病。托儿室,操场换床,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干燥。为了减少病原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不断需要擦洗消毒槽和导水管。此外,小鸭应及时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