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饲养,不忘预防疾病。
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按照饲养标准配制日粮。由于气温低,肉鸡的热量消耗大,在制作日食时可以适当提高饲料中的代谢能力标准,在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日食中维生素的含量,满足其需求。配制饲料的原粮必须无霉变和杂质,以防止呼吸道疾病。做好病毒性疾病预防和细菌性疾病的工作,当肉鸡体质较弱,抵抗力下降时,一些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并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还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有疫苗预防接种的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平时要经常用一些预防疾病的药。定期给鸡舍消毒。
二、保温保干,不忘排氨。
气候寒冷,为了保温鸡舍不能忽视通风,鸡群排出的粪便和湿垫不能立即清除,鸡舍内的氨气蓄积,浓度增大,肉鸡氨气中毒或引起其他疾病。为防止氨气对肉鸡的不良影响,建议养鸡场(户)做好以下饲养管理工作:操作时尽量减少洒水,防止水池漏水,如鸡舍内湿度过高,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湿垫。另外,可以使用吸氨除臭剂降低鸡舍的氨浓度,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等。
三、保温防寒,不忘通风。
天气冷,舍内所需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是最主要的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保温的要求。防止仔鸡因低温而造成扎堆挤压致死。
当通风换气时,注意不能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因温差过大而导致应激反应,通风口应保持在鸡体上方1.5米以上。温度骤降,防寒保暖工作跟不上时,常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以咳嗽、喷嚏、气管发汗、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因此,饲养者应掌握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应加厚垫片,利用垫片提高室内温度。需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一般而言,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长,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
四、环境控制,不忘卫生
首先,从健康的鸡场引进鸡苗,严防垂直传播带入病原体。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饲养用具与消毒用具严格区分,定期消毒,严格防止水平传播疾病,同时定期监测相邻鸡场和当地疾病流行的发生,采取预防措施。定期监测本养殖场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疫情。第三,坚持带鸡消毒、消灭鼠害、严防鼠害传播疾病、病死鸡烧埋处理、病鸡与健康鸡隔离的原则。肉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除了以上几点,还有鸡群免疫、饲料质量、饲养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掌握各方面的环节要点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提高肉鸡的经济效益。
五、加强管理,不忘常规消毒。
进雏前严格冲洗、消毒、熏蒸雏舍。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控水,一般的饮水是耗料量的2~3倍,但不应多给水,因为水多会使垫料变湿,使用水管时要防止跑水。网上平养的肉鸡群容易发生非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特别是25日龄左右的肉鸡容易发生。该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后果,主要是因为舍内空气干燥、粉尘过多,而且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被鸡群吸入、长期积累而致病。预防措施是在保持舍内温度的前提下,增加通风量,保证舍内氧气含量,是鸡群不发病或少发病、发病后尽快恢复的基本条件。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