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局:猪肉价连涨19个月后首次转降
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10月份,猪肉价格在连续上涨19个月后首次转降,同比下降2.8%。
当天发布的物价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CPI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翘尾因素减少以及猪肉价格由升转降的影响。
当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环比持平。
2、多家上市猪企10月卖猪收入环比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0日,已经有12家上市猪企陆续披露了10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其中,7家上市猪企10月份的销售收入环比下滑,天邦股份的下滑比例最大,为33.67%。
天邦股份称,公司2020年10月生猪销售数量、销售收入环比下降,主要是10月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公司调整了销售政策,减少肥猪和仔猪销售导致。2020年1月至10月,公司生猪销售收入和销售均价同比大幅上升,一是因为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行业产量减少,生猪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上涨,二是因为公司销售构成中种猪、仔猪占比较高。
3、河南三季度存栏3578万头,已恢复2017年81.5%
河南省是生猪养殖大省,常年养殖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拥有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58个,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河南生猪生产形势不仅事关河南,更关乎全国。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猪稳产保供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生猪生产大省的责任,一手抓稳产保供,一手抓转型升级,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河南省生猪存栏3578万头,已恢复至2017年的81.5%;能繁母猪存栏355万头,已恢复至2017年的80.7%。已提前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今年年底前生猪产能恢复到2017年水平的80%以上的目标。
4、牧原、新希望、温氏、天邦……10月出栏数锐减
近日,各大养猪上市企业陆续公布10月份生猪出栏数据,从整体来说,牧原、温氏、新希望、正邦等传统生猪出栏巨头的出栏数明显下降。金新农、傲农生物等养猪“新锐”们却逆势大涨,但是出栏绝对数量较低。
从整体出栏数据来看,牧原依然是不折不扣的老大,10月出栏151.6万头,但是较9月份的165.0 万头,减少了13.4万头,正邦以123.75万头排名第二,而作为过去的生猪出栏第一大户——温氏股份以75.28万头的出栏排名第四,较去年同期减少15.82%,2020年前10月,温氏共销售肉猪781.81万头,同比下降52.40%,依然处于腰斩状态。
畜牧堂估计,正是由于各大龙头企业出栏数量的锐减,才得以让11月的猪价能够反弹。畜牧堂注意到10月各大猪企的销售生猪单价已经明显低于9月,所以10月缩减出栏量很可能是刻意为之,是为了让猪价不再大跌。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