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
食品仍然是拉动CPI的主要因素。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2%,环比上涨2.8%。
具体看,畜肉、鲜菜、蛋类、水产品价格与上月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涨;鲜果价格下降4.4%。与去年同期相比,畜肉、鲜菜、水产品、粮食价格也略高,鲜果和蛋类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0.3%,连续第二个月上涨;鸡蛋价格则在连续9个月下降后转涨,7月份上涨4.0%。
猪肉价格连续两月上涨,还会再涨吗?
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5.7%,涨幅比上月扩大4.1个百分点;环比也上涨10.3%,涨幅比上月扩大6.7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两月上涨。今年以来,随着生猪供应改善,猪肉价格持续走低,不过,6月份猪肉价格出现回升,环比上涨3.6%,至7月,涨势持续且涨幅扩大,环比上涨10.3%。
市场方面,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猪肉批发价格环比上涨13.9%,同比上涨103%。替代肉类,如牛羊肉等价格也出现上涨,牛肉、羊肉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7.7%、10.4%。
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国家统计局今日(8月10日)作出解释:随着餐饮服务等逐步恢复,猪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而多地洪涝灾害对生猪调运产生了一定影响,供给仍然偏紧。
“供给仍然偏紧”的情况下,连续两月价格回升,是否意味着猪肉将迎来新一轮涨价?
连平认为,整体来看,虽然需求随着疫情平稳会进一步恢复,但同时供给也会明显扩大,从而更好地匹配需求,供求关系逐步改善,猪肉价格重新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结合去年猪肉价格情况,可以预计,今年下半年或者四季度,猪肉价格的同比数据也会出现较明显的回落。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