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牧原股份预计年底生猪产能达5000万头
牧原股份表示:“截至11月末,生猪存栏量共计约2200万头,预计年底能繁母猪存栏量能达到260万头左右。”
据牧原股份介绍:目前,公司已储备超过8000万头左右生猪产能对应的土地。预计到2020年底,产能可以到达5000万头左右。“2021年,公司将根据市场行情和利润情况等因素综合衡量,保持合理的投资建设速度,助力公司实现持续盈利和健康发展。”
对于如何应对本轮猪周期下行风险,牧原股份回应称:预计明年市场的生猪价格会出现回落,但仍将处于相对高位。公司明年将继续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保持充裕的现金储备,应对后续市场价格下降的风险。随着未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产能趋于稳定,预计猪周期内的价格波动幅度也会较以往有所降低。
2、俄罗斯将于明年征收大豆30%出口关税
12月19日,国际文传电讯社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海关和关税监管旗下委员会批准征收30%的大豆出口关税,但不低于每吨165欧元。报道还称,上述关税将自明年2月1日起生效,并一直持续到明年6月30日。
就在上周,俄罗斯油脂联盟刚刚提出要向政府提请征收大豆关税的草案,其原因在于,近6个月以来大豆出口大幅提高,价格上涨迅猛。
根据俄罗斯新闻社上个月的报道,俄罗斯今年大豆海外销售猛增,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70%至150万吨以上,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中国和白俄罗斯。
3、904万吨,中国玉米进口暴增122%!
12月24日,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我国进口玉米123万吨,同比暴涨1142.2%,年累计进口玉米904万吨,同比增长122.8%,创历史新高,离此前市场预计的“中国今年玉米进口量将达1000万吨”仅一步之遥。
回归到我国玉米进口创新高上,为何进口这么多玉米?为何美国玉米对华出口快速增长?前者与市场需求大增有关,后者与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有关。
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今年南方遭遇几轮强降雨,我国玉米产量与往年相比有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继续回升、存栏持续恢复,市场对玉米饲料的需求不断上涨。
从中美贸易协定来看,贸易协定的内容包括:中国需向美国进口365亿美元的农产品,主要为玉米、大豆等产品。另外,由于美国玉米是现代化机械种植、成本较低,价格每吨比国产玉米便宜400元左右,因此中国买家对美国玉米的进口意愿较强。
4、肥猪每头均利润1168.20元,连涨三周
国家发改委网站最新披露的《2020年12月第3周猪料、鸡料及蛋料比价》显示:12月第3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33.67元/公斤,环比上周涨1.66%。
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在10月第4周跌到本轮低点30.08元/公斤后,连续四周在低点附近震荡,然后在12月第1周向上突破,截止12月第3周已经连续三周上涨。
根据发改委测算的数据,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11.22,环比涨幅1.26%。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1168.20元。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