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屠宰毛利降至近三年来最低平均水平
2018年生猪价格处在猪周期下行通道,屠宰企业原料采购成本较低,整体毛利水平为近三年来最高。
2019年,屠宰毛利整体呈震荡下跌状态,除与生猪价格上涨有关联外,猪价上涨带动猪肉价格上涨,下游拿货积极性逐渐降低。
2020年生猪屠宰毛利多数时期处于低位盘旋状态,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屠宰毛利全年均值14.24元/头,同比降幅66.48%。原因主要有生猪收购成本高,猪肉报价高但实际成交价低、有持续砸行现象,屠宰量被动减少、头均人工成本增加等。
2、玉米丰收价格高出往年,官方这样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 李喜贵表示,今年9月份,东北地区发生的台风灾害对玉米产量影响有限,在台风发生前,玉米产量基本形成,未受灾的地区单产提高,预计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与上年持平略增,其中东北三省玉米产量超过1.1亿吨。
不过秋粮上市后,国内玉米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其主要原因一是东北地区由于三次台风等灾害天气,玉米收获期推迟10-20天,二是倒伏玉米收获成本增加,相当于每斤增加4-8分钱。三是年度玉米产需有一定缺口,用粮企业和贸易商收粮存粮意愿强。四是社会资金充裕,资本炒作期货价格,甚至同现货市场价格形成联动。
3、猪价暴涨存在严重炒作嫌疑
目前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张的局面持续,且在前期跌价出栏后可出栏生猪有所减少,养殖户有惜售情绪,月初企业出栏量也相对偏低,生猪市场供应减少,屠宰企业收猪难度增加,叠加南方地区腌腊制品制作需求增长,推动猪价继续上涨。
随猪肉价格上涨,居民消费意愿明显下降,屠宰企业白条走货已经放缓,部分地区存在有价无市的现象,猪价上涨存在炒作嫌疑,甚至很多地方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网上报价严重失真。虽然目前存栏中仔猪跟未成年猪占比较多,但产能的逐渐释放是不争的事实,从各地饲料厂产销量翻番中也不难看出,且暴涨之后必有回调的道理大家都懂。
4、中国可能再发放500万吨玉米进口配额
市场传言中国可能很快再发放500万吨玉米的进口许可。
上周中国海关总署称,今年1至10月份中国进口玉米782万吨,同比提高97.3%。这也是中国玉米进口量首次超过年度关税税率配额的数量,这也助长了有关中国将发放更多玉米进口配额的传言。
多家机构纷纷调高中国玉米进口预测值。美国农业部在11月份供需报告里将2020/21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从70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国际谷物理事会将中国玉米进口预测值调高到160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800万吨。高盛公司预计2021年中国玉米进口总量将上升到3300万吨,到2023年时进口量将最高达到5500万吨。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